月亮链 月亮链
Ctrl+D收藏月亮链

DEF:DeFi真的能吞噬金融世界吗?_以太坊硬币模版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本文于2020年5月31日发布于巴比特,作者洒脱喜。

作者序:软件在吞噬世界,而DeFi正在吞噬金融世界”,这句话的前半句我们很好理解,那后半句呢?DeFi又是什么?笔者试图通过自己的学习笔记来进行解释,在这篇文章中,你会了解到:

DeFi的起源

DeFi去中心化的三个境界

DeFi世界的大爆炸

以太坊将继续统治DeFior群雄混战时代将来临?

DeFi涉及到的各种风险

关于DeFi项目、DeFi投资和DeFi理财的一些浅见

很多人有参与过P2P理财并踩到雷的经历,回头再看,所谓的P2P理财,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点对点理财,而是通过把资金存入到一个中心化的平台,并由这个平台来集中式管理,而平台上的资金,实际又是由单个或少数实际掌控人在控制的,所以本质上,它们都是伪P2P。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这句出自英国思想家阿克顿的名言,我想大家也都知道。而最近非常流行的一句“屠龙的少年,终究还是变成了恶龙”,同样说的是这个道理。

尽管它们说的有些过于绝对,但在很多时候近乎于真理。

当然,P2P公司暴雷,并不仅仅是创始人的问题,很多实际是因为设计不合理,或者老赖太多导致坏账泛滥,最终致使平台倒闭。

而种种的原因,归根结底都是一个字:人。

七情六欲,乃人之本能,所以尽管有监管P2P理财的法律存在,但涉及到人的因素,就可以有五花八门的方式摧毁整个平台。

那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或绕过人性的问题呢?

2009年,由神秘人物中本聪提出的比特币系统设计,利用了人追求利益的本质,通过代码规则实现了真正的P2P交易,这个系统去除了对第三方的依赖性,也无需国家或法律的背书。

而结果我们也看到了,至今,比特币成功运转了11年,并成长为一个市值近2000亿美元的庞然大物。

DeFi保险协议InsurAce宣布与Fantom流动性聚合器LiquidDriver达成合作:2月18日消息,DeFi保险协议InsurAce宣布与Fantom流动性聚合器LiquidDriver达成合作,InsurAce将会上线LiquidDriver的保险产品,以避免LiquidDriver用户因合约攻击而产生资产损失。[2022/2/18 10:01:31]

比特币的成功,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原来金融也是可以去中心化的,但由于比特币的波动性非常强,主流金融届至今依旧在否认它的金融属性。

这就引出了这篇文章的主题,金融+去中心化=DeFi。

DeFi的起源

实际上,去中心化金融这个词最早并不是出现在现代,它的首次使用,历史有记载的是在20世纪初,美国农场组织CornBeltMeatProducers’Association当时在一次年会中使用了这个词,当然,这个词最初指的是资金分配的问题,而不是我们今天所在探索的DeFi。

那真正第一个在尝试DeFi的项目是什么呢?

很多人可能会提到今天的DeFi龙头Maker,但实际并非如此,第一个尝试DeFi的项目,实际是由DanielLarimer,CharlesHoskinson等人创建的Bitshares,它最初是以ProtoShares的名义创建的,后被重命名为BitShares。

包括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稳定币、抵押借贷等元素,都是源自这个项目,当然,想法先进是一回事,能不能做成却是另外一回事。

Bitshares在经历增发、创始人BM出走等事件之后,并没有很好地实现以上提到的概念。

而真正把DeFi这个词灌输给全世界的项目,就是上面提到的Maker。

而它只是做的两件事情:1,Dai(旨在与法币美元1:1锚定)等稳定币,2,关于稳定币的借贷和交易服务。

这就引出了DeFi的第一个应用——去中心化借贷,即真正意义上没有第三方参与的P2P理财。

数据:当前DeFi协议总锁仓量为2281.3亿美元:1月19日消息,据Defi Llama数据显示,目前DeFi协议总锁仓量2281.3亿美元,24小时减少2.78%。锁仓资产排名前五分别为Curve(229.4亿美元)、Convex Finance(172.6亿美元)、MakerDAO(164.8亿美元)、AAVE(130.1亿美元)、WBTC(111.5亿美元)。[2022/1/19 8:59:32]

那这个市场的潜在规模有多大呢?根据一份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金融科技交易规模将近5.5万亿美元,其中借贷和理财的整体规模已超过了万亿美元。

而在区块链世界的去中心化借贷,是通过称为智能合约的计算机协议来实现的,其允许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可信交易,用户的资金存放到以太坊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并由其负责管理。

尽管这个愿景听起来非常的美好,但要真正去实现,实际并没有那么容易。

DeFi去中心化的三个境界

在早期的阶段,项目方们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比如号称DeFi明星项目的Compound团队就掌握了其智能合约的管理密钥,那管理密钥可以用来干什么呢?

主要是以下这些:

暂停/冻结合约;

修改利率等规则;

但实际上,掌握管理密钥还可能意味着管理者能够从系统中窃取所有的资产。

也就是说,管理密钥的存在,实际意味着系统是中心化的,这也被信奉比特币的原教旨主义者所诟病,也因此,DeFi也被很多人翻译成了开放式金融,一层意思是指这些项目并非真正去中心化,二是指它们没有进入门槛,可以被全世界的人所使用,从而实现普惠金融的目标。

当然,DeFi,DeFi,去中心化仍然会是目标,但这会是一个过程,在初期合约安全性不受保障的情况下,AdminKey的模式会普遍存在着,然后有些会设置一个时间锁,比如2天-7天的时间,以防止恶意或意外的规则修改,有些则是通过多重签名技术,从而降低系统的单点故障风险。

Woonkly Lab宣布推出受监管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fi.finance:专注于区块链的风险投资机构Woonkly Lab宣布推出Defi.finance,为首个针对大型机构客户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fi.finance遵守反和客户识别措施,以吸引机构投资者。此外,Woonkly在爱沙尼亚拥有的加密货币交易所许可证。(BeinCrypto)[2021/6/29 0:13:59]

当然,也有一些DeFi项目是没有管理密钥的,比如Maker是通过治理投票来决定修改合约的规则,整个过程是在区块链上完成的,规则是谁拥有的MKR代币多,谁的话语权也就越大,当然,Maker也是一步一步在走放权的过程,在MKR控制权完全移交给治理社区后,整个系统才实现MakerDAO的去中心化愿景。

而真正意义上能够称为DeFi的项目,也是有的,比如Uniswap,它没有管理密钥,合约一旦部署之后,就没有办法升级、修改或停止Uniswap的智能合约,而新版本的合约,比如UniswapV2则需要重新进行部署。

因此,如果按照去中心化的程度对DeFi项目进行一个排名,那么就可以大致分成3类,一是以Uniswap为代表的真正无需信任的一类,二是以Maker为代表的去中心化治理的一类,三是团队控制管理密钥的伪DeFi项目,值得一提的是,上面提到的Compound也在走向去中心化治理的路上,并为此推出了治理代币,而采用这种做法的DeFi项目也变得越来越多。

DeFi世界的大爆炸

在去中心化借贷业务开启DeFi世界的序幕之后,一些开拓者逐渐将传统金融世界的各个组成部分移植到了这个世界,比如有在探索去中心化保险业务的,有发展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市场的,还有挑战去中心化指数基金的,只要是传统金融世界里有的,理论上都可以通过智能合约,以去中心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甚至也出现了一些传统金融世界所没有的创新。

也因此,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向defi的概念靠拢,比如钱包,甚至是一些中心化的服务商也开始涉足这个领域,因为参与者们知道,这是属于未来的趋势,defi是除了比特币之外,区块链最适合的应用场景,也是想象力最大的场景。

中币(ZB)DeFi挖矿播报:DeFi挖矿总锁仓量约4381万美元:根据中币(ZB)平台数据,今日DeFi挖矿总锁仓量约为4381万美元。其中,存QC挖矿、存ZB挖矿、存USDT挖矿以及存QFIL挖矿的锁仓量均大幅提升;存ETH挖矿的锁仓量不变。[2020/11/23 21:47:54]

那对于如此多的项目,实际上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类,将不同的项目归入到一个赛道当中,比如我会首先分成6个大类:

1、钱包,2、去中心化交易所、3、稳定币,4、借贷协议,5、锚定资产,6、预言机

然后再进行细分化:

而目前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像钱包一类,助记词类钱包依旧占据着主流,DEX则是Layer1的交易所占据了更多市场份额,稳定币则是托管型占据了统治地位,借贷协议则是超额抵押借贷的天下,锚定资产,则多托管类暂时占据了优势,诸如此类。

但这是市场处于早期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特征,展望未来,随着去中心化类项目的安全性得到证明,且相关的门槛变得更低,市场整体的去中心化程度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届时,DeFi才能真正意义上被称为去中心化金融。

而DeFi潜在的总体市场规模,将是数万亿美元的量级,那其目前的规模有多大呢?根据相关统计网站的数据显示,大约还不到10亿美元。

因此,在笔者看来,DeFi将是继比特币之后,人类近百年历史以来最大的机会之一。

好了,上面都是画饼的部分,下面我们进一步了解DeFi世界的发展情况,并提出一些相关风险,最后谈谈个人对DeFi项目、DeFi投资和理财的一些浅见。

以太坊将继续统治DeFior群雄混战时代将来临?

截至目前,绝大多数的DeFi项目都建立在以太坊的基础之上,简单说,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网络效应以及丰富的开发者工具为DeFi协议创造了一条护城河,在目前这个阶段,这些原因共同将以太坊推上了DeFi世界的王座。

那这个王座真的就不可撼动吗?相信很多人对此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疑惑。

DeFi 概念板块今日平均跌幅为 -2.29%:金色财经行情显示,DeFi 概念板块今日平均跌幅为 -2.29%。47个币种中13个上涨,34个下跌,其中领涨币种为:AKRO(+14.78%)、YFII(+11.96%)、WAVES(+6.55%)。领跌币种为:AMPL(-14.69%)、CRV(-12.28%)、IDEX(-9.46%)。[2020/10/31 11:17:14]

按照马太效应的解释,以太坊在DeFi世界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而一种猜测认为,随着以太坊转向以太坊2.0,可组合性问题的不确定性,将为替代型公链带来机会,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以太坊主网目前的拥堵和高手续费情况,同样会是其他公链的机会。

对于第一种猜测,实际的希望已经非常渺茫,因为根据Vitalik提出的设计,以太坊1.0将作为以太坊2.0的一个分片而存在,两者的合并将有望解决可组合性问题。

而对于第二种观点,笔者认为同样是站不住脚的,正如比特币一样,用户对区块链的tps和低手续费虽然有需求,但实际并非是第一需求,安全与去中心化才是决定性因素。

除此之外,短期像ZKRollup和OptimisticRollup这类解决方案,完全可以解决掉拥堵和高手续费的问题,长期的话,分片则可以实现更好的扩容。

那能够推翻以太坊DeFi统治地位的真正可能性因素是什么?

可组合性+大规模黑客事件?!

实际上,可组合性即是以太坊具备的最大优势,同时也是其可能会翻车的最大隐患所在。

为什么这么说呢?目前在以太坊平台上的DeFi项目,就像是用一块块积木搭建而成的城堡,而玩过积木游戏的我们知道,当某些关键性的积木出现问题,那么整个城堡都可能会受到冲击,而如果是其中最基础的部位出现问题,则整个城堡都可能会轰然倒塌。

(图片来自pexels.com)

实际上,一些事故已经很好地提醒了我们:

因为闪电贷功能的出现,像bZx协议因此而损失了64万美元的资金,而合约内拥有数亿美元抵押资产的Maker,也曾面临一场危机,Maker基金会在收到研究者的提醒后,紧急更改了规则以防止攻击者利用闪电贷和治理规则缺陷作恶,从而阻止了灾难的发生;

DeFi贷款协议Lendf.Me曾遭遇黑客攻击,价值2500万美元的资产被洗劫一空,而原因就在于ERC777代币标准和Lendf.Me的组合造成了新的安全漏洞。组合带来了复杂性,而复杂性与安全是相互矛盾的。

既然如此,未来是否会出现一种解耦趋势呢?就好像将整个城堡分解成多个单元,从而将整体系统的分险分散化,当其中一个部分倒塌时,不至于影响到其他的部分?

这留给大家思考,也可能会是其他专注于某个DeFi领域的公链项目的机会。

DeFi涉及到的各种风险

下面我们来具体谈谈DeFi涉及到的风险,而这一部分,个人认为对所有参与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所有的DeFi项目,都会面临合约代码漏洞的风险,这不仅仅涉及它们自身的合约,还可能涉及其他项目的合约甚至是其他组成部分。

对于某些项目,用户还会面临管理密钥的风险,有些项目并没有对大众公布这个情况,但审计报告中可能会提到,因此阅读审计报告是非常有必要的,像Compound和最近出事的Lendf.Me就都属于拥有AdminKey的项目,如果没有去中心化治理,则尽量不要参与。

中心化项目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像USDT、wBTC这种托管型代币有存在单点失败的可能性,因此理论上也需要防范。

私钥丢失的风险,参与DeFi就需要自己控制私钥,因此丢失私钥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并且很多人很容易丢失,一种解决方案就是使用智能合约钱包,但这又会涉及到合约代码漏洞的风险。

预言机问题引入的风险,预言机对于defi生态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如果这一环产生问题,也会造成用户的损失。

市场风险,例如312的黑色星期四就造成了大量defi抵押仓位爆仓,使用户损失了大量资金。

关于DeFi风险方面的提示,推荐阅读咕噜的《DeFi踩雷记》。

关于DeFi项目、DeFi投资和DeFi理财的一些浅见

谈完观察到的DeFi现状,笔者谈谈这段时间学习DeFi的一些个人浅见,总的来说,DeFi概念覆盖的范围已经越来越大,其不仅仅会涉及到钱包、DEX、稳定币、借贷、预言机等组成部分,还会涉及到跨链和扩容。

而在Layer1性能普遍受限的情况下,市场对Layer2技术的需求会被放大,因此个人认为基于Layer2做DeFi会是一个比较清晰的趋势。

而在以上的方面,以太坊已经具备了很大的优势,因此押注以太坊和相关赛道的头号种子项目,是一种可选的投资策略。

但并不是说其他公链就没有了机会,实际只要做好稳定币+跨链+DEX这三个要素,都有机会赢得一部分用户,甚至是取代以太坊,因为相比以太坊,其他公链的DeFi项目要更简洁,因此可能面临的风险会少一些,但相对的,它们并不具备以太坊DeFi项目所拥有的网络效应。

也就是说,另一种可选的DeFi配置策略,是选择市场上除以太坊平台之外,相关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的一些公链项目,以对冲以太坊DeFi生态崩溃的风险。

至于哪些项目会是有希望的,这留给大家独立思考。

另外,关于DeFi理财,个人的看法是,在当前DeFi项目风险性较高的背景下,实际并不适合用户参与,相比之下,冒着相同合约漏洞的风险而去投资项目本身或其代币的回报期望,要远远超过理财,而理财实际是在市场处于发展后期的情况下才适合的一种选择。

回到文章的开头,DeFi真的能吞噬金融世界吗?我的看法是,短期用“蚕食”一词要更合适一些,长期来看,这是必然。

参考文章:

1.是“OpFi”而非“DeFi”,去中心化金融是否是“乌托邦”?https://www.8btc.com/article/476716?

2.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F%94%E7%89%B9%E8%82%A1?

3.关于compound理财的一些风险:https://medium.com/@ameensol/what-you-should-know-before-putting-half-a-million-dai-in-compound-fafdb2645f77#f7c9?

4.MakerDAO实现完全去中心化的三大基石https://blog.makerdao.com/zh/makerdao-%E5%AE%9E%E7%8E%B0%E5%AE%8C%E5%85%A8%E5%8E%BB%E4%B8%AD%E5%BF%83%E5%8C%96%E7%9A%84%E4%B8%89%E5%A4%A7%E5%9F%BA%E7%9F%B3/?

5.https://zdl-crypto.fandom.com/wiki/Uniswap?

6.https://www.8btc.com/article/584138?

7.https://www.8btc.com/article/599680?

8.https://www.8btc.com/article/499045?

9.https://ethresear.ch/t/alternative-proposal-for-early-eth1-eth2-merge/6666?

10.https://www.8btc.com/article/558368?

11.https://www.8btc.com/article/585525?

标签:DEFDEFIEFI以太坊DefigramDefivilleGameFi以太坊硬币模版

火币交易所热门资讯
EOS:超40个EOS节点齐聚2050大会:区块链如何赋能互联网_ONE

  4月27日,由MEET.ONE发起的EOS专场论坛在云栖小镇顺利举办,因EOS在性能和共识上的优越性,依然有大量的区块链爱好者在技术选型上更加青睐EOS.

1900/1/1 0:00:00
QUN:拆解QUNQUN:区块链社交不必彻底去中心化_区块链

去中心化、可匿名性、权益机制……区块链的出现,极大地解放了用户的话语权,社交一度被评为最适合区块链落地的场景之一,针对不同功能、领域、用户的区块链社交产品更是层出不穷.

1900/1/1 0:00:00
DOT:“蠢蠢欲动”的波卡平行链拍卖:16个参与项目概述_ORK

C/文,本文于2020年12月30日首发于公众号“哈皮区块”圣诞节前,波卡Polkadot平行链测试网RococoV1已正式启动并运行.

1900/1/1 0:00:00
TOKE:邹传伟:万字说透 DeFi 基础模块与风险分析框架_Beach Token

本文于2020年5月19日首发于PlatON公众号,作者是PlatON、万向区块链首席经济学家邹传伟,作者感谢杨民道和谢晗剑的修改意见。DeFi存在丰富的拓扑结构.

1900/1/1 0:00:00
区块链:新华财经:2020年区块链行业十件大事_LIBRAF价格

本文作者郭兴华,系中经社区块链首席经济分析师。回顾2020年,区块链技术发展迅速,产业不断壮大,融合应用场景不断创新,在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区块链在联防联控方面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1900/1/1 0:00:00
HBT:HBTC Chain主网上线前夕,全球节点公开竞选启动,意欲执DeFi跨链牛耳?_HBT币

从2018年到2020年,HBTCChain历经两年马拉松式研发、上百次的创新探索后,主网上线前终于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节点竞选.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