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链 月亮链
Ctrl+D收藏月亮链
首页 > Fil > 正文

STAK:媒体视角 | 原来每月550美元 就能运营一个本体节点_Defi Shopping Stake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本文转载自:HashBang

作者:HashBang

近日,我们公布了本体北斗节点进展,HuobiWallet?和?Karathen?成为新增节点,目前总计49个北斗节点平稳运行。

共建节点中,新增?DAppbirds,总计6个共建节点。

详情可参考:https://info.ont.io/listtriones/zh

Bang姐说:

在Staking生态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节点,节点负责网络的安全运行,并参与社区的治理,也同时连接项目方和普通用户。目前节点的玩家有交易所、钱包、矿池、资本方、KOL个人和创业机构等。

站在一个?PoS的项目方的角度来看,如何去设计一个节点的机制?有什么样的设计目标?怎么样去更好的服务好节点?节点有什么样的参与门槛?节点的成本收入是怎么样的?这些问题都是想要申请成为节点的「机构」所关心的。

普通的投资者也很关心节点是谁,选择节点有什么标准等。

所以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本体Ontology的资深架构专家胡凝,通过9个问题来拆解本体的北斗节点,与大家一起讨论和展望节点在Staking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角色。???

1.2019年无疑是Staking经济的爆发期。爆发的征兆是,老牌交易所Coinbase开始入局;基金Polychain被戏称为“PoS界的比特大陆”;大家也把关注点从解决公链扩容和性能的问题转移到去发现更好的社区治理和经济模型上,您怎么看待这些转变以及PoS公链在今年的发展呢?

胡凝:个人是这样的观点:区块链的基础设施服务,特别是公链基础设施,完全可以参照云服务的逻辑,是一种资源租用服务,不过公链是一种建立在“基于众治关系打造的可信机制”之上的资源租用服务。

换句话说,公链的资源租用服务相对于传统云的服务来说,仅仅多了一套“众治”的方案,也就是一个“节点以记账人形式自主提供资源,节点网络自动整合资源形成服务”的方案。因为服务是“众治”的,而公链通过经济模型激励节点作恶需要额外承担全网大比例的节点成本,使得对服务的作恶成本大大提高,这就形成区块链“可信”的逻辑。这是前提。

从业务角度有三个层次的收益逻辑,也就是面向业务客户的应用收益、为业务应用提供基础设施服务的收益,以及矿工本身作为运营实体的收益分配逻辑。

Polygon与流媒体平台LiveOne合作为创作者推出会员NFT功能:金色财经报道,2 月 24 日,流媒体平台 LiveOne 宣布与 Polygon 达成合作,为平台创作者推出铸造会员 NFT 的相关功能。据了解,LiveOne 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致力于音乐媒体和娱乐直播。通过拓展 NFT 的相关功能,LiveOne 将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的变现途径。(crypto.news)[2022/2/24 10:13:50]

前两个层次好理解,对应亚马逊和AWS的实体运营,第三层次就是目前区块链的设计:让第二层次变成一套机制而为第一层次提供“安全可信”的基础设施服务。

那我们研究一下云和业务的关系:先有业务还是先有云?答案是:先有业务。只有业务才能养活“云”。AWS云服务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是因为业务需要支持“BlackFriday”峰值而作的冗余基础设施投入,闲暇时候提供资源租用服务用以抵扣成本而发展起来的。

因此,“基础设施有多少资源,业务就能用足多少资源;业务需要多少资源,基础设施就有多少资源能支持”是整个体系性价比最高,最理想的状况。

在公链发展过程中,业务和基础设施的表现就像一个U?型管,一边压力大了,另一边就要随之加压,才能达成平衡。

公链扩容和性能的问题的提出是因为之前基础设施不能满足业务需求。而现在公链的状态,公链的性能是一个问题,但是公链业务短缺的问题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因此再次转移了业界关注的侧重点。

有什么办法可以两全其美,既保证基础设施体系的发展,又提供更多的业务以验证基础?Staking经济是最简单的解决方案之一,既是基础治理模型,又可以围绕价值发展出一系列业务。而所谓的爆发期,一方面代表公链“经济治理”具有的巨大价值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并且产生了业务领域的分工,另一方面也暴露了链上业务的单一。这是也是整个业界努力的方向:抓住高价值资产类业务的本质,发展出多样化的业务。

对于在还处在上升期的区块链业务而言,公链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尽可能把U型管配平。PoS也是如此。

PoS的好处是,Stake本身兼具Utility和Governance的功能,当业务繁荣,Utility属性会强一些,带来更多的流动性;对应市场不稳定的时候,Governance功能引起的“锁仓”效应能规避一定的风险。

媒体:区块链相关的企业在第二季度共获得44亿美元融资: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尽管加密货币受挫,但区块链相关的企业在第二季度共获得了44亿美元融资。[2021/7/23 1:10:27]

业务繁荣的时候,Utility属性带来的流动性引起Stake价值的不稳定,不一定是收敛的,这是各大PoS公链需要注意的,这一点上,质押-收益相关但波动解耦的双Token体系会好很多。

2、我们看到本体从去年的年中就开始在布局Staking的事情,那从去年开始招募到现在,关于节点的运营整体的情况可以先给我们同步和介绍下吗?

胡凝:先说一下本体的设计,本体是双Token设计,ONT为Staking,ONG为Gas。节点质押为ONT,获得ONG手续费分成。本体使用VBFT共识算法,配合本体治理模型,本体的核心节点网络称为北斗共识集群,技术上分候选网络和共识网络,共识网络是候选网络的子集,通过VRF选择共识单块出块的节点子集组成共识网络。先后经历了四轮节点网络扩展。

2018年6月30日,主网启动,0手续费启动,北斗共识集群节点数7,共识网络出块最大抽样节点数7,质押金额14,700,000ONT。

首轮招募,2018.6.1-2018.7.16,北斗共识集群节点数33,共识网络出块最大抽样节点数7。于2018.9.29共识网络开放节点Staking,ONT持有人可参与治理;

第二轮招募,2018.10.15-2018.11.8,北斗共识集群节点数47,共识网络出块最大抽样节点数7,后根据社区反馈调整至8;

目前,本体北斗节点招募持续开放。

截止今天,北斗共识集群节点数48,共识网络出块最大抽样节点数8,共质押金额85,142,769ONT。可以对比CMC流通量进行计算,目前超过10%。

3、看到本体之前发布了北斗节点的激励模型,想知道你们在设计权益节点的时候,是基于什么样的设计目标?

胡凝:1)合规层面考虑,通过ONT持有者的交易触发ONG的解绑计算。这是全网机制,在节点ONT质押和Stake的过程中仍然支持。

2)节点网络是本体生态设计的一环,节点网络的设计是为了提供稳定的基础设施服务,节点网络的组织方式为治理模型服务。为了保证节点运营,节点必须有稳定的盈利模式,交易Gas计费是节点收益的直接来源。Gas计费和链上业务量有直接关系,因此业务量是非常重要的点。但是正如我之前提到的,目前区块链业务相对单一,还在多方试错和跨行业宣教的阶段。可以预见,在前期节点Gas收益不足以覆盖运营成本。所以这个时候,本体提出节点激励计划并且在前期通过控制网络规模有序扩展的方法,保证节点获得ONG能覆盖节点运维成本。

社交媒体加密局增多 分布式身份验证系统或可针对解决:近期YouTube和twitter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加密局,Whale Alert 7月1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一个局项目于2020年6月开始运作,该项目通过使用一个单页网站和YouTube广告来诱毫无戒心的受害者,一天就赚了12万美元。

IOTA基金会的联合创始人Dominik Scheiner表示:“在过去的几个月中,社交媒体上的这些加密局变得更加复杂和激进。事实上,这种持续不断的事实清楚地表明这些局正在起作用。流行的社交媒体平台无法摆脱虚假或有害的内容,除非这些平台实施“更好的内容审核工具,否则这些局只会增加并进一步发展。 ”他还表示使用分布式身份和验证系统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因为不可能“冒充他人的身份或伪造证书”。(Cointelegraph)[2020/7/23]

3)ONT质押,ONG二次流通参与业务。控制ONG首次流通的解绑速度,随业务量增加,支付ONG总量增加,节点获得ONG收益增加,将ONG流回市场获得盈利以覆盖节点运营成本,由此促进ONG的流通。ONG流通速率的提高也提高了节点单位ONT质押获得的ONG,由此形成对ONT的价值预期。

4)区块链节点是平台的基础,节点和节点之间的关系仍然满足"竞争协同"的假设。目前对于PoW的挑战不是节点间的公平竞争,而是资源浪费;而对PoS的挑战不是资源浪费,而是所谓的“寡头效应”。

本体在共识集群中分两个层次,非共识网络50%,而共识网络50%;非共识网络根据质押成正比获得ONG收益,而共识网络的经济模型中设计北斗激励曲线,通过双重博弈防止Stake寡头投机,并且通过节点共识决定ONT锁仓或是参与流通。对于大量Stake的节点而言,大量投入会减少收益,会选择释放部分Stake参与流通或者拆分成多个节点“矿工”,这个就加速形成了足够分布的网络结构,并且无法形成垄断。也表现出部分PoW的形态,但是没有那么多的工作量资源浪费。

????

本体的北斗激励曲线的逻辑和上面那张图一样,区块链网络趋于稳定,角色节点性能均等,各节点补偿基于权益,A点符合网络节点利益,达到利益最大化。可以满足网络推广、增加ONT流通或者防止恶意竞争等多方场景。目前本体激励曲线的平均点位设在B点,促进Staking的位置。

分析 | 全球主流媒体更倾向报道比特币负面消息:据bitcoinexchangeguide报道,区块链市场研究公司Clover对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期间全球48家主流媒体发布的7527篇加密货币相关文章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2016年,积极的文章在数量和强度方面远远超过负面文章。然而,随着2017年中期报道激增,表达负面情绪的文章越来越普遍。这种趋势的部分原因是沃伦·巴菲特和马克·库班等人预测加密货币市场的“泡沫”正在进行中。该研究指出,随着比特币在2017年最后几天市值暴跌,负面文章成倍增加,警示文章很常见。迎合年轻受众的媒体如“福布斯”和“商业内幕”,其报道的积极情绪一直高于总体中位数,合计1335篇文章相对积极。CNBC在调查的时间段内发表了近1000篇关于加密货币的文章,其中52.9%为正面,47%为负面。尽管许多媒体最近几个月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怀疑文章,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出版物实际上变得更加乐观。值得注意的是,福布斯和CNET已转向积极。[2018/12/1]

4、看到还有节点的退出机制,那一般节点会在什么情况下进行退出?如何避免市场行情不好,出现运营成本高于Staking的收益,节点选择退出的情况?

胡凝:在商言商,退出理由很简单,无非三种:在节点预设的周期之内,ONT参与流通相较于质押锁定,获得更高的收益或者是更少的损失;节点通过ONG获利无法覆盖节点运营成本,形成常规盈利;有比运营节点性价比更高的方案。

事实上,这种情况无法避免,在真正“市场行情不好”的情况下,区块链网络规模缩减以节省整体成本,在“市场行情回暖”的情况下再次扩展网络,以此形成一轮平衡,这是区块链网络的众治和众智的结果。核心在于节点自身对于投资预期的设计和风险控制的规划。

如果发生了,本体只有缓解方案。本体的架构逻辑是“多链合规,多层扩容”,如果在主链上的节点成本高于收益,那可以考虑参与到分片治理中去。本体的分片设计是为了使本体方案支持业务调优。随着业务的发展,总有分片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率,从而吸引更多的Stake往分片节点中去;进一步的,随着节点的流失,Staking的收益又会回到能够覆盖运营成本的阶段。以此形成动态平衡。那是另一个层面的博弈了。

不过话说回来,本体会尽可能的预防“市场行情不好”的情况出现。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从基础设施的角度,本体设计和实现了分片、多链、多VM支持等技术模块,使得本体有能力突破区块链业务的性能瓶颈;ONTID、DDXF等完整的应用方案也为业务实现提供了完整的区块链解决方案。这样,链上业务有了落地的能力。随着本体落地业务的发展。对本体Staking的收益也可以基于落地的业务进行评估。

声音 | Hubii AS CEO:媒体可将区块链技术用于微支付:在中国全球电视网(CGTN)和CCTV 主办的媒体论坛上,新闻聚合公司Hubii AS的首席执行官Jacobo Toll-Messia发言表示,区块链在媒体中的一些用途正在出现,比如为观看视频或在线阅读文章进行少量付款的微支付,公司一直在寻找围绕微支付的解决方案的区块链公司。可以使用区块链的另一个领域是跟踪媒体机构的数字产品,如视频和图像,包括版权保护。[2018/10/18]

不同治理模型跨链,相同治理模型分片,这是本体的整体架构。

5、之前我们社区有同学做过一个计算,EOS中超级节点的经营成本很高,根据EOS团队公布的硬件门槛,最低的硬件配备标准是亚马逊AWSEC2主机×1.32×large型,128核处理器,2TB内存,2×1920GBSSD,25GB带宽,一台服务器使用一年的成本大概是75.9万元人民币,换算下来,每月成本大概为6.63万元人民币,而实际中成本则会更高。那根据本体刚发布的北斗节点的软件,硬件和网络等要求,可以帮我们算下一个节点下来的运营成本大概有多高吗?

胡凝:节点运维成本是根据区块链网络业务压力呈现正比相关的。基于目前的业务压力而言,目前本体节点要求CPU8核,内存32G,1TBSSD,10G带宽,运营成本以AWS海外资费逻辑大概$550一个月,折算下来每年大概4.6万元人民币左右。这块在之前第三轮招募的链接中有提到过。

6、现在一共有多少节点呢?节点是都分布在国内吗?TrionesNode应用程序启动后,您建议普通用户应该怎么选择节点?

胡凝:目前一共有48个节点,世界各地都有,通过前期KYC的设计。目前节点情况请看https://info.ont.io/listtriones/en

节点包含质押ONG收益和本体基金会的节点激励,目前来看基金会的节点激励产生的ONG收益更多。本体基础设施的治理合约仅能对质押收益根据节点预设的用户Staking收益发放比例进行发放。

因此用户Staking在选择节点时候需要考虑三个问题:

1.节点是否打开Staking功能?只有节点打开Staking功能的才能接受Staking。

2.节点设置的节点收益对Staking发放比例是多少?多多益善。

3.节点是否针对本体基金会的节点激励收益对Staking发放?如果有,是多少?多多益善。

对了,因为北斗共识集群的Gas收益,共识网络收益占50%,所以实际参与的时候,还需要根据节点质押和用户Staking的量,判断是否选择共识网络的节点。

7、本体上线「技术视点专栏」,并发布跨链设计,我们理解在你们的跨链设计中,每个链跑个跨链智能契约,智能契约之间完成跨链,这一点问题都没有,相当于中心化网关,但是我们社区的技术同学认为本体公有链可能有两问题回避了:第一个:链1的网关智能契调用链2的网关智能契约,用谁的身份??中心化方案因为用单私钥问题不够安全;第二个,跨链请求找谁收钱?怎么收?

胡凝:这个问题可能有些误解,本体跨链设计不是中心化管理方式,跨链合约只是合约,可以由任何发起方调用。所有操作都在链上完成,因此无法篡改。针对跨链角色问题,有relayer的设计,但是relayer唯一的作恶手段只有“不作为”。

具体请参考本体跨链相关文档。

技术一点的解释。简单来说,任意的普通智能合约都可以调用跨链管理合约进行通信,跨链管理合约类似一个统一的跨链消息管理中心,要编写一个跨链合约,需要编写好目标链的chainid和目标链的对应的智能合约哈希,在用户调用跨链合约后,跨链合约会调用跨链管理合约并Notify对应的跨链消息,Relayer会搬运数据到对应的链调用跨链管理合约,跨链管理合约识别参数后调用对应链合约。

第二个问题,所有的多链中统一使用ONG作为手续费用,当用户调用链A时,会直接在链A中锁定或销毁对应的ONG,relayer执行成功后会在对应链B上释放或解绑对应的ONG作为矿工费用。

8、本体的跨链跟Polkadot和Cosmos在设计上有什么区别?可以给不懂代码的同学解释一下吗?

胡凝:这里有一张相对简单的图表,列举了本体和Polkadot、Cosmos的区别。

是从本体medium转过来的,原文在?https://medium.com/ontologynetwork/ontology-releases-multichain-design-to-rival-that-of-cosmos-polkadot-and-plasma-17ddaa027b05

但是目前Polkadot的白皮书并没有更新和主网也还未上线,所以本体对Polkadot分析的信息源头可能滞后,结果可能存在误差。很难用非技术的语言来描述跨链设计的区别。这边还是转一下本体技术团队内部的分析报告概要。仅供参考。

1)侧链验证人的产生方式不同,Polkadot的侧链验证人由主链分配,Cosmos和本体的侧链验证人由侧链自治;

2)跨链数据交互种类不同,Cosmos的跨链交互暂时停留在只能转移数字资产,而Polkadot和本体可以实现任意信息的跨链转移;

3)侧链与侧链的直接交互,Cosmos和Polkadot侧链与侧链之间不能直接交互,而本体的侧链与侧链之间可以直接交互;

4)验证人集体作恶问题,Cosmos和Polkadot都存在侧链验证人集体作恶的问题,他们都采用侧链向主链抵押的方式来实现侧链与主链间的信任,但若主链转移到侧链的实际资产价值大于侧链验证人抵押在主链的实际资产价值,侧链有作恶的可能性。本体的设计中重点提出了这个问题,并附带了一种解决方案;

5)获取区块头方式,Cosmos的设计中侧链与主链的交互时通过在旁边部署轻客户端的方式来获取区块头信息,而Polkadot中需要存储每个侧链的的账本信息。本体采用同步少量关键区块头经过对方链共识的方式来获取对应链的区块头信息;

6)是否有Relayer搬运跨链数据,Cosmos和本体中都使用Relayer搬运跨链数据,而Polkadot中链与链之间直接通过消息队列直接管理;

7)跨链交互收取手续费用的方式,Cosmos中设计中暂不明确,本体使用ONG作为主链、所有子链、跨链资产交互的手续费和矿工费用;

8)跨链交互激励方式,Cosmos和Polkadot的设计中跨链交互如何激励Relayer暂不明确,本体设计中relayer的“矿工费”收入方案和方法已经详细公布,并且这样的设计使得无需注册即可成为relayer;

9)测试网上线,Cosmos暂时只上线了主链,Polkadot主网还未上线,本体已上线跨链交互的测试网络,可编写跨链智能合约实现不同链间的资产转移。

9、Staking经济的繁荣,也在反哺着其他行业,本体作为一个PoS的公链,有计划去支持Staking经济生态中的其他角色吗?比如PoS矿池、Defi、普通用户的教育、Staking服务平台、节点的技术支持或者本体在这个生态中还会布局什么类型业务?

胡凝:还是从基础设施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吧。业务生态需要生态伙伴一起来参与共建。

本体基础设施作为一个PoS公链基础设施,能够为上层业务应用提供完整的、合规的、高性能的服务。Staking经济是一类业务应用,所以本体基础设施有能力去支持Staking经济生态的中的其他角色。

本体基础设施聚焦于基础设施,需要业务来推进生态,本体目前正在大力发展链上业务,我们怀着开放的心态满足尽可能多的业务需求。

举两个例子,在生态业务方面,本体DDXF支持数据资产化,进一步支持数字资产的价值交换,通过结合稳定币接入等相关业务,开拓区块链业务场景,由此带来诸如MovieBloc的生态合作伙伴。同时,国际标准化组织ITU-T的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焦点组接受了本体的身份体系的相关提案,助力COT生态合作伙伴也在物联网IoT领域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10、目前在做Staking的节点有收益的吗?为什么大节点和小节点的收益不一样?

胡凝:因为本体节点运维成本相对较低,在节点激励计划的设计下,基本都是盈利的。但是如果考虑governancetoken本币的波动,就不好说了。

这是PoS的特性,如果质押越多,获得的收益越多,因为Stake的锁仓也是一种成本。这种情况在共识网络会出现差异,就是之前提到的那个激励曲线的设计,防止寡头的出现。目前有7个共识节点拿出自身的ONG收益,促进用户Staking,这几个节点,从ONG收益和运维角度,是不盈利的。

本体第三轮招募计划已经公开,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小节点可以考虑支持Staking而成为较大的节点,这是本体原生支持的。

标签:STAKSTAKINStakingDefi Shopping StakeStarship InuDuelist KingLiquid Staking Derivative

Fil热门资讯
APP:震惊 95%的比特币交易和75%的EOS Dapp交易竟是由机器人完成_中币交易所官网app下载苹果版

来源|Coindesk编译|火火酱责编|Aholiab出品|区块链大本营2018年EOS如同一匹黑马腾空而出,众多币圈和链圈大佬为其站台,币价也一路高升.

1900/1/1 0:00:00
DRAGON:DragonEx 项目2019年进度简报(2019.6.8-2019.6.14)_digifinex公司薪资

DragonEx项目2019年进度简报2019-06-14一.重大事件6月13日DT生态基金会共花费16997USDT,均价为2.8328USDT,并从二级市场回购及销毁了6000枚DT.

1900/1/1 0:00:00
BTC:牛市也有大回调,后市走势需重点关注几个指标_usdt币交易怎么玩

导读:周末BTC又走出独立行情,创下今年的新高,然而大部分主流币并没有跟涨,或者跟涨的幅度非常有限,很多散户投资者手足无措.

1900/1/1 0:00:00
GATE:Gate.io Startup打折福利TRX 5折认购结果公布_Gate.io

Gate.ioStartup主流币打折福利TRX5折认购已经成功完成,EOS,ATOM等主流币种5折销售即将到来,真金白银地为用户送福利.

1900/1/1 0:00:00
BIN:关于分发6月份BTT的公告_WBIND币

亲爱的用户:Binance目前已完成2019年6月份BTT的发放,您可以登录Binance平台,在用户中心的分发记录栏目,查询自己的分发数量.

1900/1/1 0:00:00
比特币:比特币算力创历史新高!“牛市已至”再获实锤_比特币价格

根据数据显示,随着比特币重获9000美元高点,比特币网络算力已再创历史新高。图片来源:Pixabay比特币算力刷新历史新高根据来自Blockchain.com的数据显示,比特币网络的算力——确保.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