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链 月亮链
Ctrl+D收藏月亮链
首页 > Fil > 正文

达芬奇:学术头条:钟南山团队首次精确描绘德尔塔变异株的完整传播链,超小高性能发光纳米颗粒研究取得重要突破,甘肃秋季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_达芬奇币是什么币PZP价格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钟南山团队首次精确描绘德尔塔变异株的完整传播链

钟南山院士团队联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的一个研究团队,针对德尔塔变异株在广州引起的疫情,结合流行病学和病基因组测序技术,首次描绘了德尔塔变异株传播的完整传播链,并描绘了这次疫情中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的动力学特征。他们发现,德尔塔变异株的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德尔塔变异株在10天内可传播4代,其中最快的代际传播不超过24小时。在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中,感染德尔塔变异株出现危重症的风险是感染野生株的1.65倍,发展为危重症的速度是野生株快2.98倍。近日,该项研究成果已在《柳叶刀》子刊上发表。

新冠病或导致患自身免疫病的风险增加

感染新冠病会大规模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有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持续影响。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住院后的新冠肺炎患者比未感染者更有可能携带自身抗体,即针对自身组织、器官、细胞及细胞成分的抗体,这是自身免疫病暴发的早期预兆。即使在患者康复后,这些效应也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后续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英国将于下周开打新冠疫苗第三针

根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依照英国疫苗接种与免疫联合委员会的建议,英国政府于当地时间9月15日宣布将从下周开始提供新冠疫苗第三针接种。符合条件的人群包括年龄超过50岁或居住在养老院的老年人,存在健康问题、可能发展为重症新冠肺炎的16-49岁人群,一线医护人员以及与免疫抑制人群共同生活的成年人,预计总共约3000万人。JCVI表示,在接种疫苗第二针6个月后接种加强针,可最大程度地提高保护力。目前辉瑞和Moderna疫苗已被批准用于加强针,不耐受者可选用阿斯利康疫苗。

人们在专心听故事时会同步心率

此前,有多项研究表明,当人们处于同一个地方并进行互动的时候,会无意识地同步彼此的生理状态。新发表的研究表明,这种影响的范围要大得多,即使各被试独自听故事,他们的心率也会同步。在研究中,健康被试在听同一本有声书时,心电图监测的心率会根据故事内容变化,并且大多数被试的心率都在相同的故事内容处变化。当被试首次观看简短、无潜在情绪变化的视频时,心率都出现了类似的波动;二次观看并在脑中倒数时,注意力降低导致了被试心率同步下降。当被试听儿童短篇故事时,专心听的人心率同步性更高。此外,当收听相同儿童故事时,健康被试的心率同步性高于有意识障碍的被试。这些试验表明,人们的认知功能会在处理叙事时推动心率的变化。

2020年学术期刊中比特币的引用量有所增加:The Block使用Google Scholar的数据研究了学术期刊中与区块链相关的引用量的增长。其发现,2020年学术期刊中比特币的引用量有所增加。2019年和2020年是区块链相关引用增长率最低的两年。[2020/12/18 15:37:48]

我国首套自主知识产权氦膨胀制冷氢液化系统调试成功

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由该院101所研制的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基于氦膨胀制冷循环的氢液化系统,近日调试成功,产出液氢、仲氢含量97.4%。该套系统研制历时400多天,90%以上的设备采用国产,填补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氢规模化生产方面的空白,不仅在保障运载火箭燃料供给方面有重要战略意义,也为我国氢能产业中氢的规模化储运提供了技术和装备基础。

液态金属人工肌肉驱动的机器鱼游了40分钟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工程科学学院张世武教授、金虎副研究员与合作者合作,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化学方法改变液态金属表面张力的液态金属人工肌肉来模仿肌肉的收缩及舒张功能,为柔性驱动器在微机电系统、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全新思路。研究人员通过对驱动参数优化、驱动单元的串并联提升人工肌肉的性能,并基于LMAM驱动开发了一种自主游动的单尾鳍仿生机器鱼。机器鱼仅由一节80毫安时锂电池供电,游动速度能达到10厘米/分钟,续航时间达40分钟。

美著名心理学家因数据造假被PNAS撤稿,论文主题为行为

据撤稿观察网消息,美国杜克大学著名心理学及行为经济学教授DanAriely的一篇极具影响力的论文因数据真实性存疑而被撤稿。该论文于2012年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是由Ariely与他人合著的关于行为的研究,已被引用近200次,并被多家媒体报道,对诚实、和非理性的研究对该领域和政府政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此前Ariely曾被质疑大量工作存在数据造假,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论文为此次被撤稿的论文。Ariely曾承认只有他处理了包含问题数据的原始文件,但否认了造假行为,却无法提供证据洗清嫌疑。根据PNAS的撤稿声明,其他合著者均未对数据存在问题指控提出异议,要求撤回该论文。

超小高性能发光纳米颗粒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从黑龙江大学获悉,黑龙江大学许辉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刘小钢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纳米发光材料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配体对纳米粒子发光性质的长距离调控作用,并揭示了基于配位场作用的纳米粒子表面电子态重构机制,为基于配体工程的杂化纳米发光材料构建提供了关键理论依据和全新思路。这是黑龙江大学科学研究所取得的又一次历史性重大突破,为80周年校庆献上了一份厚礼。

动态 | 中国区块链论文首次入选计算机网络顶级学术会议NSDI:据搜狐科技快讯报道,2018年12月,计算机网络顶级学术会议NSDI宣布录用由王嘉平博士及汪浩博士撰写的区块链研究论文,该论文提出名为异步共识组Monoxide的区块链扩容方案,可以在由4.8万个全球节点组成的测试环境中,实现比比特币网络高出1000倍的每秒事务处理量,以及1000倍的状态内存容量,有望打破“不可能三角”这个长期困扰区块链性能的瓶颈。区块链“不可能三角”指区块链网络模型无论采用哪种共识机制来决定新区块的生成方式,都无法同时兼顾性能、安全、去中心化这三项要求,只能满足其中两项而牺牲另外一项,最多三者取其二。王嘉平博士现任创新工场执行董事,投资方向为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曾主导了对比特大陆的首轮机构投资。论文的两名作者,王嘉平博士与汪浩博士均毕业于中国科院计算所,中科院计算所也是这篇论文的联合署名单位之一。[2019/4/29]

全球首部《大型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专著出版填补领域空白

从长江设计集团获悉,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设计集团董事长钮新强率领国内顶尖的升船机设计、研究团队撰写完成的世界首部《大型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专著正式出版。据介绍,该著作结合三峡和向家坝两座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工程实践,系统论述高坝通航大型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的技术特点、基本设计理论和方法,详细介绍设计中采用的多项创新技术。该书是世界首部系统全面介绍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关键技术的学术专著,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在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设计研究专著方面的空白。

哈医大一院多学科助力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快速根治

将以往经直肠穿刺活检改为经会阴穿刺活检,并将常规的病理回报周期由1周缩减至3天,在本院超声、病理等多学科技术的综合运用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的专家与时间赛跑,近日为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成功施行了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完整切除了前列腺及精囊,清扫了双侧盆腔淋巴结,使这位老年患者以最小的创伤获得了最佳治疗效果。迄今为止,该院泌尿外科借助快速确诊优势,圆满完成了前列腺癌、膀胱癌、巨大肾肿瘤、肾上腺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数十例。

迄今最大最详细宇宙模拟软件发布,包含2.1万亿个粒子,跨越96.3亿光年

来自日本、西班牙、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智利、法国和意大利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使用世界上最强大的天文超级计算机ATERUIII,历时一年,开发了迄今规模最大、最详细的宇宙模拟软件Uchuu,并免费提供给所有人使用。Uchuu也可以帮助天文学家解释大型星系调查的结果,有望在天文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动态 | 麻省理工学院DCI推出区块链领域首个学术同行评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 MIT Media Lab)数字货币计划( Digital Currency Initiative, DCI)本月推出了一个高品质的加密货币与区块链跨领域研究同侪评论—— Cryptocurrency Research Review(加密货币研究评论),以填补加密货币行业正规学术领域仍缺乏共识凝聚机制的空白。 Cryptocurrency Research Review首期共有3篇论文评论,涉及以太坊 Casper的缺陷问题、比特币 UTXO解决方案的发展以及比特币通用货币理想的内在限制问题。[2018/12/26]

国际团队联合研究认为,本世纪30年代中期是载人登陆火星最佳时期

俄罗斯莫斯科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研究所与德国地球物理研究中心、波茨坦大学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本世纪30年代中期是载人登陆火星的最佳时期。研究人员模拟发现,在此期间,不仅行星相互排列的位置适当,而且中和危险辐射的太阳活动也有利。

SpaceX再次用单枚火箭实现10飞10回

太平洋时间9月13日20点55分,SpaceX在美国加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用猎鹰9号火箭发射51颗星链卫星,是星链的第30次发射,也是星链卫星升级星间激光通信的首次发射。本次发射使用的一级火箭是第10次执行发射任务,在此次发射之前,这枚一级火箭曾执行过加拿大通信卫星Telstar18VANTAGE发射任务、铱星卫星Iridium-8发射任务和7次星链卫星发射任务,本次发射使用的两瓣整流罩也分别执行过其他发射任务。一二级分离后,一级火箭成功着陆在太平洋里“当然我依然爱你”无人驾驶驳船上,这是SpaceX第90次成功回收一级火箭,标志着全球第二枚一箭10飞10回火箭诞生。

白垩纪大灭绝后蛇的物种多样性增加

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事件导致许多脊椎动物消失,但随后存活下来的哺乳动物、鸟类、蛙类和硬骨鱼类的物种多样性迅速增加。不过,此次大灭绝事件对蛇演化的影响一直不太明确。近日一项发表在《自然·通讯》的研究表明,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事件或许迅速丰富了蛇的物种多样性。大灭绝事件发生时,包括源于亚洲的蟒蛇和蝰蛇在内的蛇类,以及现今拟珊瑚蛇、细盲蛇、盲蛇在内的蛇类都发生了演化,而且蛇的形态多样性也在大灭绝事件后有所增加。蛇无需频繁摄食的能力,以及天敌和捕食者的灭绝,或许是蛇得以幸存和物种逐渐丰富起来的原因。

动态 | 中管院学术委区块链研究中心华南课题组成立:11月3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区块链研究中心在深圳召开了学习研讨会,会上重点介绍区块链这一前沿科技对于推动我国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价值,解读区块链研究和发展中的重大课题,分析运用区块链技术推动我国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径,为建设科技强国、网络强国聚力聚智。会议宣布,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区块链研究中心华南课题组暨麒麟国际(深圳)区块链研修学院正式成立。[2018/11/5]

减少蛋白质合成错误可延长寿命

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医学科学研究所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在简单模式生物中,减少蛋白质合成错误可以改善健康、延长寿命。这项研究首次证明了蛋白质合成错误与寿命之间的直接联系。研究者表示,未来将把这一结果拓展至哺乳动物,有望开辟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新疗法。相关论文9月14日发表于《细胞代谢》。

灵长类动物视觉皮层的神经突触比小鼠少

灵长类动物通常被认为比小鼠更聪明,但美国芝加哥大学和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神经科学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灵长类动物猕猴的初级视觉皮层第2/3层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元上的突触数量,与啮齿类动物小鼠相比要少得多。利用人工递归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小组认为,建立和维持突触的代谢成本可能会使得强大的神经网络更加稀疏。他们将继续研究在大脑发育过程中,突触数量和密度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神经网络,以及这一过程在小鼠和灵长类动物之间的不同。此外,了解神经元突触密度,特别是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的比例,或能为帕金森病和自闭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提供信息。相关论文9月14日发表于《细胞通讯》。

研究表明女性获得重大研究奖项的可能性依旧不大

一项近期研究发现,虽然女性学者在国际上获得高级别奖项的比例有所增加,但仍低于女性在教授职位上的占比。黎巴嫩贝鲁特美利坚大学的信息科学家调查了2001~2020年间包括诺贝尔奖、菲尔兹数学奖和罗伯特·科赫生物医学科学奖在内的141个享誉国际的奖项,发现分别有2011名男性和262名女性学者获奖。分析结果显示,在最高级别奖项上性别差距正在缩小,但这一问题依然存在。这种差距在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等学科中最大。随着奖项级别的提高,性别差距也会扩大。相关论文发表于《定量科学研究》。

Cell重磅:麻省总医院发现隐藏在肿瘤中的免疫细胞"枢纽"

来自博德研究所、麻省总医院、MIT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这个组织结构有了新的认知。他们发现,在一些人类结肠直肠肿瘤中,免疫细胞聚集成群,就像士兵动员成队一样。通过组合使用单细胞分析和成像技术的独特方式,以及新开发的数据分析方法,科学家们发现了以前在肿瘤中没有观察到的细胞空间组织结构。这项发表在Cell期刊的研究指出,某些类型的结直肠肿瘤中存在的相互作用的免疫细胞网络往往更容易被免疫系统"看到"。这表明含有这些枢纽的癌症可能更容易对称为免疫疗法的抗癌药物产生反应,免疫疗法药物将刺激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来自博德研究所、麻省总医院、MIT等机构的科学家表示,这项研究可能揭示出免疫疗法如何对其他肿瘤更有效。

现场 |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将动员更多学术力量发展区块链等技术:金色财经7月18日现场报道,在新加坡举办的“革新、链接、财经(ICE)大会——了解你的数字DNA”上,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Tan Eng Chye教授致开幕辞时说,本次ICE峰会是由NUS主办,希望到场的各位嘉宾可以真正认识到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NUS也将动员更多的学术力量发展以上四个方面的技术。本次会议中有EduCoin等区块链项目在本次峰会上进行演讲,NUS未来也会开设区块链课程,促进区块链技术发展。[2018/7/18]

本土创新药研究成果首登《自然》子刊封面

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徐瑞华教授牵头的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研究成果以封面推荐形式刊登在SCI影响因子排名前20位的国际顶尖期刊《自然-医学》杂志,这也是《自然-医学》创刊26年来首次在封面上推荐中国创新药物研究。徐瑞华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麦海强教授和陈秋燕教授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

太空经济适用房来了

将一块砖运到火星上的成本可能超过100万英镑,这使得未来在火星建造殖民地的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却步。现在,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可能克服这个问题的方法。他们创造了一种由外星尘埃以及宇航员的血液、汗水和眼泪制成的混凝土状材料,这种化合物材料比普通混凝土更坚固,非常适合外星环境中的建筑工作。这种新型材料,称为AstroCrete,其抗压强度高达25MPa,与普通混凝土20-32MPa的抗压强度大致相同。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今日材料生物》。

花瓣弯曲现“彩虹”

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花卉正在利用一种材料科学现象,以产生精美的三维花瓣图案来吸引授粉者。花使用几种不同的策略来吸引传粉者。色素中的化学颜色只是这些策略之一。此次新研究发现弯曲产生的“彩虹”对于吸引像蜜蜂这样的传粉者同样重要。这种光学效应是由花瓣表面复杂的纳米尺度的脊状图案产生的,这些脊状图案衍射光线后产生彩虹色,就像在肥皂泡表面看到的那样,但植物是如何形成这些脊状图案的尚不清楚。此次研究表明,植物利用弯曲来精确地改变芙蓉花花瓣表面的变形。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日的《细胞—报告》上。

只要几分钟就能组装完整基因组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在个人电脑上重建整个基因组的技术。这种技术比目前最先进的方法快100倍,并仅使用1/5的资源。9月14日,相关研究发表于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CellSystems。该技术使基因组数据的表达更紧凑,其灵感来源于为语言模型提供浓缩构建模块的是单词而非字母。

中外科学家合作开发新型仿生免疫调控策略治疗慢性牙周炎

2021年9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刘尽尧教授、陆尔奕教授团队与哈佛大学陶伟教授团队合作在Cell姊妹刊Matter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BiomimeticimmunomodulationbycrosstalkwithnanoparticulateregulatoryTcells”的新研究。本研究开发了基于调节性细胞膜包覆纳米颗粒的仿生免疫调控策略,这一人造纳米Treg细胞通过与靶细胞的直接接触而发挥多重免疫调控作用,从而有效减缓了慢性牙周炎的进展。刘尽尧教授、陆尔奕教授和陶伟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李双博士为第一作者。

科学家合成金属-金属卟啉框架高效催化卤素键反应

近日,北德克萨斯大学马胜前课题组报道了金属-金属卟啉框架的合成及其作为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该框架由定制的多溴卟啉配体构成,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为Diels-Alder反应提供合适的卤素键反应场所。2021年9月8日,该研究成果以“FunctionalPorphyrinicMetal-OrganicFrameworkasaNewClassofHeterogeneousHalogenBondDonorCatalyst”为题,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

甘肃秋季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

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2021年秋季学期起,甘肃省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从2024年起普通高考将实施“3+1+2”的新方案。根据方案,“3”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首选科目,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2”指再选科目,从思想、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

清华大学:医学院李海涛课题组在组蛋白识别上取得新进展

清华大学医学院李海涛课题组于《核酸研究》期刊发表题为“PHF14的PZP结构域二分法识别组蛋白H3的分子基础”的研究论文,报道了PHF14蛋白作为一种新鉴定的组蛋白H3阅读器,通过其PZP结构域,以“二分法”识别组蛋白H3氨基端柔性尾巴1-34的独特机制。该工作揭示了PZP结构域家族新的组蛋白结合活性,并在分子水平上阐释了PHF14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理。

北京大学:陆林院士团队揭示肠道菌群参与介导睡眠剥夺引起的认知受损

最近,精神病学领域顶级期刊MolecularPsychiatry在线刊登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陆林院士团队题为“Gutmicrobiotamodulatestheinflammatoryresponseandcognitiveimpairmentinducedbysleepdeprivation”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通过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首次从“微生物-肠-脑轴”角度揭示了睡眠剥夺导致认知受损的机制,为防治睡眠不足导致的认知障碍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思路,为通过干预肠道菌群治疗相关神经精神障碍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南京大学:生科院李根喜教授课题组在新冠肺炎病检测新方法研究方面取得多项成果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根喜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生物分子工程及临床检测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基于生物传感的分子诊断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

中科院:睡莲属植物细胞器RNA转录后加工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利用PacBioSequel平台的三代测序技术和IlluminaHiseq平台的二代测序技术,选择被子植物基部类群睡莲属植物品种黄乔伊为研究对象,获取了其细胞器基因组和转录组序列。

上海高校青年基金获资助项目数量翻倍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2021年度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上海高校晒出一张亮眼的成绩单:从立项数到资助金额,都呈现大幅增加。其中,上海交通大学的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总数排名全国第一,超过第二名学校25%。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青年基金获资助总额从2016年的2.6亿元上升到今年的4.6亿元,获资助的项目数量也翻了一倍。

同济汪品先院士与夫人孙湘君教授捐赠两百万,设立海洋奖学金

9月15日,年已85岁高龄的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与夫人、著名孢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孙湘君共同捐赠多年积蓄200万元人民币,在同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下设立“同济大学海洋奖学金”,用于奖励有志于从事海洋科学及相关涉海研究和技术研发、学习取得优异成绩和研究获得创新成果、具有科研潜力的同济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据介绍,同济大学海洋奖学金由同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管理,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负责具体评审事务。海洋奖学金每年评选一次,根据本金增值及新增捐赠情况,并结合工作实际,决定每年度奖励名额、奖金额度。

2021自然科研全球影响力大奖入围名单

经过一系列严格、独立、公正的审查与评选,2021年度自然科研全球影响力大奖的入围名单现已出炉。有8位来自全球各地的优秀科学工作者,从为数众多的申请人中脱颖而出,同时感谢他们为解决全球性挑战、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的不懈努力与卓越贡献。他们分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旭、巴基斯坦国家生物技术与基因工程研究所首席科学家MuhammadAfzal、厦门大学教授侯旭、SoundForestLab的首席研究员ZuzanaBurivalova、伦敦大学学院副教授BrendaParker、澳大利亚沃尔特伊丽莎医学研究所人口健康和免疫部门的负责人Sant-RaynPasricha、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助理教授JamesHassell、奥克兰大学的副教授HelenPetousis-Harris。

标签:达芬奇PZPNAS达芬奇币是什么币PZP价格PZP币NAS价格NAS币

Fil热门资讯
元宇宙:以太坊将成为元宇宙的货币_NFT元宇宙平台公司找幻霄

注:原文作者是bankless联合创始人DavidHoffman。这些天来,元宇宙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在我们最近的播客中,RaoulPal将其定义为“数字流动性”.

1900/1/1 0:00:00
:学校大厅文化设计分享_

大厅文化设计是学校历史的沉淀与传承,是学校底蕴的凝练与彰显,根据每一所学校的特色,打造出各具神态,独特显性的门厅,使门厅在满足学校需求之下,可以将学校的育人观念、文化理念等文化特征直观呈现.

1900/1/1 0:00:00
区块链:慧星链HIS借助区块链技术给医疗行业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_40亿比特币能提现吗

一直以来,医疗信息流通都很不流畅。导致医疗信息流通不畅的原因在于处方和病例是医院的根本,各家医院都不会轻易将医疗信息对外公开,当然也有法律和隐私上的顾虑;医疗信息不流通的结果就是患者就医的时候很.

1900/1/1 0:00:00
:菏泽农商银行金堤支行:零币兑换“零拒绝”真情服务暖人心_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王会广通讯员郭文龙近日,一位大姐携带一个大手提袋来到菏泽农商银行金堤支行,面露为难之色,大堂经理上前询问后.

1900/1/1 0:00:00
ANT:也谈“国潮营销”_ANTAANT币

近来,业界有说法称,现在是“国潮营销”2.0阶段。可是,“国潮”与“国潮营销”是什么?笔者认为,从概念来说,一来是一些新生的品牌,将传统的文化元素融入到产品创新中;二来是企业与品牌在营销传播活动.

1900/1/1 0:00:00
GDP:一个国家,两种货币,三个总统,大家轮流坐庄,真是个神奇的国家_GDPGDP币

从世界各国的国名来看,每个国家的国名都是具有传统意义的名字,如中国,印度,埃及等都是古代文明的象征。而国名中有最好听的名字,如美国,寓意很美妙,意大利,名字很文雅等.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