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链 月亮链
Ctrl+D收藏月亮链

GDP:邵宇:伴随供应链变化,对未来技术的争夺构成了竞争最主要的方向_MMT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1,今年年初中国的市场,特别是A股、中概股以及港股的连续影响,地缘冲突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更多只是一个催化剂。

2,随着对俄罗斯的制裁,以及欧洲去俄罗斯能源供应趋势的延伸,它可能会形成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绿色通胀会高企,从而对我们的经济以及资源供给产业链形成巨大的挤压,导致通胀水平高起。

3,现在进行了降准,但大家会想,5300亿,降准的力度不是特别大,大家也会意识到,我们现在的问题并不是在货币不够充沛,而在于信用。

4,疫后的世界可能变得并不是那么的温和,我们可能要为这方面的风险做好更为充足的准备,它可能是全方位的从地缘到经济、到金融、到货币、到产业链、到投资,包括开放政策都会面临比较大的调整。

5,人民币会有一定程度的贬值,但基本上可控,因为相对于其他经济体,美元会走强,黄金即便是在美元走强的情况下,仍然会带有一定的投资空间。

6,传统油气也会有上升的空间。锂电类的战略型金属,在我们没有找到更为可行的像核电、光伏等,新的、可储备的储能技术转换的方面,对新的战略金属,像镍、锂、钴等仍然有强烈的需求,跟价格高起的需求。

7,股票因为是典型的风险资产,现在看到的更多是结构性的行情。现在如果是结构性行情,还是体现在军工、医疗卫生、预制菜等等这些板块。

以上,是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4月18日在第八届中国大宗商品产业线上论坛上,分享的最新观点。

邵宇解读了今年以来的三个重大不确定性——地缘冲突、疫情反复、美联储加息,分析了其对通胀、人民币、大宗商品、A股市场的影响。

这场交流更多围绕的是如何思考,当下各种不确定背后重要的分析框架的变化,以及重要的趋势。

邵宇指出,伴随供应链的变化,在这次的竞争和冲突过程中,对未来技术的争夺构成了我们竞争最为主要的方向。

聪明投资者整理了演讲全文,分享给大家。

今年三个重大的不确定性,几乎是同时涌现出来的

今天跟大家谈一谈我们对全球宏观方面的观点和一些基本逻辑。

最新的一季度的数据非常优异,一季度是4.8%,环比1.3%,假设能够保持,今年5.5%的目标有很大希望能够完成。

同时通胀一点几,还有空间,因为我们的通胀目标是3%,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了,因为GDP指标低频并且滞后。

今年三个重大的不确定性,几乎是同时涌现出来的。

我们原来设定的增长目标是5.5%,很高的目标,考虑到在去年年底制定政策目标的时候,还没有预见两件主要的冲击会发生,一个是地缘冲突;第二个是疫情的反复。

另外,原来大家觉得高度不确定性,对今年的宏观流动性影响最大的美联储加息问题,现在反过来变成比较确定的,大家都认为美联储会比较快地收缩资产负债表,以及完成加息进程,体现在我们的国债的收益率也已经开始倒挂。

原来大家觉得这是比较大的风险,现在反倒变得比较确定了,大家已经对它进行了一定程度的pricein。

所以我们要去讨论,这三个事情所形成的综合影响,如何影响宏观经济,后续政策会产生什么变化,以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大类配置,包括我们特别关心的大类商品、货币的价格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中短期俄乌战会影响金融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等

在以前的分析里,我们给了大家一个大致的疫后世界的演进框架。我们有两个预判,在社会经济民生方面和全球化方面,会出现趋势性的调整。

每一次的疫情都会带来人类历史进程的变化,不管是黑死病、天花还是西班牙大流感,所以这次也不会意外,我们在2020年做的4个方面的预判,现在看起来正在逐一兑现。

BWT Alpine F1 Team推出2023/24新车A523:2月17日消息,BWT Alpine F1 Team推出2023/24新车A523,齐内丁·齐达内(Zinedine Zidane)还成为BWT Alpine F1 Team的最新大使。

此前消息,Binance与BWT Alpine F1车队达成合作,将向社区空投28万枚ALPINE。[2023/2/17 12:12:14]

比方说对于全球化而言,我们当时就认为地缘风险会不断的上升,它会显著化,而且会出现暴力化,因此全球的治理会形成一个碎片化和离群的趋势。

都不断得到了验证。

怎么看这次的地缘冲突?它现在还在一个进展的过程中,这次地缘冲突和疫情,在媒体传播的大背景下,几乎是全球实时直播。

现在的信息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所以大家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甄别信息来源以及准确性。

关于冲突本身,我们的一贯的立场仍然是同情战争的受害者,主张和平谈判,进行外交的解决。

从进程上来看,这次战争进程超出了大多数的专家的预判,而且它的性质也有比较大的调整。

总体而言,战争的惨烈,以及比较长的持续时间,毫无疑问会给我们带来全方位的影响。

首先,中短期,它会影响到我们的金融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以及对我们的PPI、CPI带来联动影响。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地缘风险对于主要的风险类资产,主要是指股权类资产的影响。

就历史的进程来看,每一次地缘都会引起用于标识风险的VIX指数的不断上升,每次上升确实也带来了市场的波动。

这一次不管是新兴市场,还是美国市场都经历了VIX指数上升以及市场的下行。

但是拉长一点来看,大部分时间,地缘风险跟全球股市的波动率是不怎么相关的,不管是拉得比较长的战争,它的影响的时间大概也就在一个月到两个月之间。

这就提示我们,像今年年初中国的市场,特别是A股、中概股以及港股的连续影响,地缘冲突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更多只是一个催化剂。

因为不管是新兴市场还是发达经济体,它的影响都不会特别的持久。

地缘冲突的进程,大概率还会在某个时间点停下来,并且以和平谈判的形式来进行的。大家是在争夺目前谈判有利的点。

但是我们也意识到了,这次它主要的影响,还是会体现在大宗商品,因为这两个国家所具有的在供应链上的特殊地位。

我自己写了本书叫《全球化4.0》,我们所定义的全球化3.0的结构里,分成三个集团,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属于资源国集团。

所以这次冲突的特殊性在于,虽然俄罗斯可能已经退居到了一个在全球经济领域里比较弱小的资源国集团,但是它在资源国的份额里仍然占较重的比重。

现在大众担心的是供应链的中断,考虑到中国和这两个国家的贸易水准,在边际的量上重要,但是还是可以控制。

但是对全球来看,特别是对欧洲的区域来看,它对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会显得非常剧烈。

不光是一般的油气,包括新兴的、关键的战略性金属,而且这里会带来一个比较大的悖论,现在我们讨论的绿色转型方向,很有可能使得传统能源所形成的价格冲击引导到新的战略资源,比方说锂镍,这些主要是储能的金属,这使得新能源转型也会变得步履蹒跚。

现在看来,新旧能源之间的价格差所导致的向新能源转型的优势,并不是特别明显。

随着对俄罗斯的制裁,以及欧洲去俄罗斯能源供应趋势的延伸,它可能会形成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绿色通胀会高企,从而对我们的经济以及资源供给产业链形成巨大的挤压,导致通胀水平高起。

今年通胀维持3%应该是可以的

现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通胀,中国的通胀水平还可以,目前是一点几。

元宇宙土地开发商LandVault与好莱坞经纪公司CAA签约:金色财经报道,与万事达、欧莱雅和喜力等全球品牌合作的虚拟土地开发商LandVault宣布已与顶级人才经纪公司Creative Artists agency签约。CAA将就“人才和品牌主导的元宇宙机会”向LandVault提供建议,并探索“新创造的”知识产权的“机会”。在CAA首席Metaverse官Joanna Popper的领导下,该机构还代表web3客户,如NFT创作者Micah Johnson和Mack Flavelle。[2023/1/19 11:20:04]

传导过来会怎么样?

原来大家预期今年PPI会有所下行,但是现在看来,在我们可控的金属,比方说黑色,因为有政府部门,包括发改委的一些政策,它会得到一定的调整。

我们不管是在农产品还有在黑色的可控方面,还是比其他国家具有更多的政策弹性。

所以今年通胀维持3%应该是可以的,这也取决于后续的价格传导机制究竟有多强烈,但是PPI可能还会维持在相对比较高的位置。

问题在于其他的区域,因为CPI也是一个高频指标,如果对俄罗斯能源断供,欧洲经历的冲击就会更加剧烈。通胀就不是现在的3~4%、4~5%的水平,它可能会跳到两位数,甚至更高的增长。

特别油气是主要的来源,欧洲现在给出到2027年、2028年左右进行俄罗斯能源的完全转化,这势必需要其他的地方的油气供给接上。

农产品也有类似的情况,美国今年第一次调整全年经济预期的时候,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明确的滞胀周期,他把经济的增速从4%的水平下调到2.3~2.8%的水平,同样通胀也从2%的水平调到4%。

这个调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就意味着我们过去所习惯的美联储一直是以2%作为利率基准的主要框架,已经被废弃掉了。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采用原来的框架,你的加息不光来得晚,来得迟,而且来得弱,后续的本能反应就在于它会加息更快,这就会引发全球剧烈的变化。

从美元的调整,我们也已经看到了。

人民币短期不是避险货币

这里头我们关心的是,人民币是不是会相应的贬值,从而加大我们的输入性压力。

今年人民币在俄乌冲突的时候,一开始表现强势,大家有一个判断,有可能人民币会紧接着美元成为全球的第二个大的避风港,人民币具有了一定程度的避险属性。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在人民币保持相对比较坚挺的环境下,人民币作为投资的资产配置,海外资金对中国国债以及A股的配置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或者流出。

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币值的坚挺可能是来自于其他的区域,可能是金砖国家对人民币的头寸增持所导致的。

总体而言,人民币短期还是一种投资或者是投机的货币,而不是避险货币。

所以这种背离恐怕难以维系下去,我们可能还是要应对在美元的周期里,人民币可能会一定程度贬值。

地缘冲突叠加疫情反复的影响,会形成比较大的滞胀

再来细掰一下一些更为深刻的问题。

在地缘冲突框架下的分析资本的流动,现在我们遇到持续压力,在美元的升息周期里,大类风险资产很难收获到比较好的投资收益。

因为大家都很明白,在全球化3.0的结构里,美国是最大的消费国以及流动性的供给者,这个供给者在疫情之后出台类似MMT的货币,对过去十几年的货币冲刷形成了最高点,今年又会迅速回撤。

现在市场预期十年期美国国债会上到3.3%甚至更高的位置,也就是它的加息可能会提到100~150个bp。

现在的特征在于,从名义利率来看,这两个经济体的利率已经倒挂,对于其他的新兴经济体,也可能会有类似的情况,这个取决于我们的利率调整空间。

日本简化加密交易所上币筛选流程新规已生效:12月29日消息,一份文件显示,管理加密交易所的机构周三向成员公司通报了立即生效的新规定,使他们无需经过冗长的预筛选就可以上市代币,除非这些代币是日本市场上的新代币。日本正在放松繁重的加密规则,尽管FTX崩溃的影响继续在整个数字行业及其他领域产生影响。日本政府已将发展Web3市场作为其经济政策的一部分,并可能在明年改变企业税,以帮助加密企业家。

此前10月份消息,日本监管机构计划简化加密货币交易所上币筛选流程,该规则或于12月生效。[2022/12/29 22:14:23]

所以全球宏观跟中国内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密切结合在一块的。

有人说看名义利率是不是比较业余,是不是要看实际利率,实际利率会比较乐观一点,因为哪怕我们十年期到3%,通胀今年完成到3%,总体实际利率是0。

美国十年期到3%,它的通胀可能到4%,它现在还是有200个bp左右的利差。

但是现在大家不怎么看实际利率,还是看名义,名义利率驱动了套期结构的反转,这点恐怕是难以避免的。

再看一下其他的这些细项,其中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来自于全球的通胀,是不是会把全球引入到类似于美国当时80年代也就是越战之后所出现的高速通胀,或者是类滞胀的状态。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至少现在的指标来看是没有问题的。

这种情况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地缘冲突导致大类商品价格的持续上升。

第二个是来自于疫情的反复所导致的全球供应链受损,导致经济下滑,两块叠加在一起,对我们今年的经济,就会形成比较大的滞胀。

在滞胀情况下,除了少部分的大宗商品,美元指数跟具有一部分抗风险能力的避险金属以外,其他的风险资产都会比较尴尬,因为这个时候政策的取舍会变得比较艰难。

原来的风险分析框架面临挑战

我们现在讨论更为深入的一个问题,怎样看地缘冲突所带来的中长期的影响。

除了今年会拉高全球的通胀水平,它是否拥有更为丰富的因素?这个因素是不是会突破我们原来的分析框架,导致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影响?

在我们刚才给大家提供的4个疫后世界的重大变化的全球化领域里头,冲突可能把去全球化的因素推到了更高,而这些可能在我们原来的风险分析框架里都是前所未有的。

因为在过去这两年,虽然我们也经历了像中美贸易战、疫情的前几次冲击,总体而言,我们的蓄势和相应的政策都反应出比较明确的优势,也就得到了市场的响应。

大家逐渐习惯在这样一种趋势下,我们是可以做一些相应优化的,这次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更深刻的影响,可能也是我们这个行业包括我们的从业人员所要准备的。

首先可能来自于地缘的重大变化。有人说这次在俄罗斯跟北约的冲突下,是不是会转移我们一部分的地缘压力,简化我们在中美竞争格局里头对峙的压力量级。

说的简单一点,大家觉得是不是能够又来一次911,但这次是根本不同的,大家不要抱太多的幻想。

911我们理解是一次文明的冲突,它确实使得美国的战略力量,向中东这方面做出了更多的调整,从而给了中国包括俄罗斯一定的缓冲空间,所以那个时候大宗商品的上升,价格上升,以及中国在全球份额中力量的上升,都带来了非常大的优势。

但这次可能不会在此实现,中国在这次冲突中所扮演的是积极调停冲突的角色,以及在未来中国所扮演的角色在这里会起到建设性的作用会更加重要一点。

我们对这次停止冲突扮演了比较重要的角色,就意味着中国跟欧洲之间能够形成更多的共识,这是往好的方面进展。

往比较不利的方面进展,这个世界未来可能会按照意识形态进行分割,形成比较大的准军事或者国家的联盟,这种情况大家不太愿意看到。

因为历史告诉我们,不管是在二战、一战,还有更早的国家权利冲突里头,分成大的军事联盟或者国家联盟,始终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不稳定的因素,所以我们可能要非常警惕这种情况的发生。

华侨银行:正对跨境支付、“意向货币”等用例进行Web3技术试验:金色财经报道,新加坡华侨银行(OCBC)正在利用区块链等 Web3 技术来推动未来增长,该行架构主管 Peter Koh 表示,华侨银行已创建了一个内部使用的区块链引擎,用于消费者快速跟踪基于区块链的产品和服务,而且也完成了实体文件验证和交易匹配两项区块链概念验证,同时正在进行 Web3 技术用例试验,比如跨境支付、意向货币(purpose-bound money)、元宇宙、文件验证和数字身份。此前消息,华侨银行旗下 Lion Global Investor 于今年八月和亚洲数字证券交易平台 ADDX 达成合作并推出电子钱包现金管理工具。(kr-asia)[2022/11/23 7:59:53]

大家说这是一种战略的模糊,能够做到并保持这样一种模糊并不容易。

我们也注意到了最近在中国周边的地缘压力上,并没有因为这次的冲突而明显减轻,可能还会形成一些连带的影响。

这次地缘所带来影响,比如在未来就看到欧洲可能会重新武装起来,包括德国,以及中国周边的像日本。

有可能在一个比较差的场景里头会看到北约跟印太的联盟,印度的因素在这次可能不太一样,它会对中俄之间形成一个压制的包围圈,这就意味着很多的地缘压力会在冲突之后的世界,会以一种更为明确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个可能我们在未来不得不去积极应对。

比如供应链,如果对俄罗斯进行这一轮的制裁,油气自付清算体系,它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很多人说,这是不是会削弱美元所带来的影响力,因为这意味着在未来的竞争过程中,它可以按照自己的形态要求,对任何交易对手进行精准或者全面的切除.

包括这次的swift系统,俄罗斯的油气,包括这次造成镍的价格出现比较大的波动,以及俄罗斯其他的金属供应。

全球的供应链的指数会因为地缘冲突以及随之而来的疫情反复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就会出现重大趋势里的产业链再次重新分布,成为一个近岸状态,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了。

在过去的两年,中国因为疫情应对的优异的成绩,使得中国的出口在全球所占有的份额达到人类历史的最高水平,接近18%的市场份额。

但是未来供应链的争夺跟调整可能已经发生,这会给我们带来比较大的影响。

对未来技术的争夺构成竞争最为主要的方向

伴随供应链的变化,也就是技术,在这次的竞争和冲突过程中,对未来技术的争夺构成了我们竞争最为主要的方向。

在这次的冲突中,大家也看到了像通信技术、星链,以及现代化的无人控制,以及人工智能这些技术在这里所扮演的重要的角色。

大家突然领悟到了,我们是需要一个和平和稳定的发展环境,但是成为全球的超级经济体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不断的冲突。

它的底层逻辑在于哪里?在于从军事到科技、到产业、到金融、到货币,整个链条的加强或者反馈的过程。

我们确实积累了一些技术优势,但是这个技术优势可能会在全面的竞争下,在后一阶段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影响或者压力,比如5G的厂商受到了欧美一定的压制。

在这次的冲突里,埃隆·马斯克说投入的starlink,starlink可以简单理解为6G技术,通过近地球轨道的两千颗以后可能是2万颗卫星,可能把我们在5G技术中所积累的技术优势,全面超越到下一个发展阶段,这构成了新一代竞争的关键。

所以大家也认识到,冲突或者竞争不光从地面或者武器方面出现,从空中到各方面都可能形成激烈的竞争。

而竞争,难免会出现化跟集团化的趋势,所以这次冲突可能会对后续带来的一些不确定性有比较明确的释放。

像这种情况,在我们的分析框架,特别是在我们的传统经济分析框架里头,可能已经远远不够去覆盖未来的世界。

换句话说,从政策的角度,我们要为未来更为不确定的世界,做出更多的政策准备,以及研究能力的储备。

中币:因临时维护,暂停充提业务:8月2日消息,加密交易平台中币(ZB)发布公告表示,由于部分核心应用突然出现故障,排查问题仍需时间。存款和取款服务现已暂停。请不要在恢复之前存入任何数字货币。任何变动以公告为准。[2022/8/2 2:53:35]

就像我们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可能不光要看地缘。

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幅度相对可控

现在我们可能比较关心的,人民币的汇率会不会有贬值的趋势?但是这种贬值幅度相对其他新经济体而言相对可控。

对美元加息周期的判断,它的加息力度我们是看的比较重的,或者说5次以上甚至单次超过50Pb的加息,伴随的缩表。

在去年年底我们也一直坚持这个观点没有变化,主要的原因在于根据泰勒规则所设置的所谓的全球的greatmoderation,30年持续的大稳健框架被全面的摧毁。

从2008年以后,这个框架被MMT框架,也就是现代货币理论框架所影响。

但是到了大宗商品的反转,我们突然发现通胀将会全面归来,这也就是我们担心的全球进入到滞胀周期的状态。

因为以前大的稳健状态是基于一个甜蜜的全球化结构,全球化的结构就在于俄罗斯、乌克兰,它原来是工业国,现在都是作为资源国进入到全球的体系。

中国、德国、日本主要是提供的是制造业的产能,也就是生产国,中国是以人口红利来加入这个过程。

美国一部分是生产国,另外一方面还通过自己的消费能力,就是国债以及货币的超额发行所构成完整的全球化的一个循环。

这样循环所创造的高产出资源国相对受益,生产国完成原始积累,以及货币的套息交易框架,可能通过这次地缘冲击以及疫情的影响会全部被冲破掉。

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可能会使得全球陷入类似一、二战那样的困境。

比方说货币的竞争,以邻维和,供应链的中断以及地缘的冲突,我们都已经做了相应的预判。

这时我们政策的调整可能就要为此做好政策框架的转换,包括像中国人口红利的消散等等这些都可能会带来影响。

另外就是双碳所导致的绿色通胀加强。

因为我们主要是做股票投资的,相比我们的longonly投资,期货市场反倒有了更多的双向交易机会以及管理风险的工具。

我们深陷于全球化3.5的深层断裂地带

总体而言,我们坚持判断,全球化的第三波高峰已经逝去,全球化4.0的窗口也没有打开。

也就是用人民币以及中国所领导的这个窗口并没有打开,我们深陷于全球化3.5的深层的断裂地带,我们需要看到更多的风险。

我们可以用最简单的,也就是全球贸易所占GDP的图显示我们所处于的全球化特定阶段,以及所面对的一些风险挑战。

我们的全球化1.0、2.0、3.0、4.0,它解释了全球化波段上升的过程,但一次大的危机会导致它全面的崩溃下降,再进入一个焦灼的状态,这种断层的状态,我们称之为目前的全球化3.5的状态。

现在我们正在经历这样一种折磨的过程,这是我们所看到的一种变化,我们所提示的全球近岸化产业链配置的趋势,以及全球的重要秩序的变化。

现在我们肯定进入到的是一个最坏的情况,不同国家集团的划分以及相应的竞争和冲突的状态,就是所谓的金德尔伯格陷阱。

这是这次的地缘冲突我们要描述的最重要的内容,所以我们给大家所解释的也就是短期、中期甚至我们框架的调整的影响,以及未来投资交易的影响,大家都可能要做全面或者重新的整理或者思考。

二季度因为供应链的停顿导致了供给面的压力

第二个,要稍微谈到一点关于经济本身,我们的政策,稍微提下大家引起激烈的讨论的问题,就是现在这次疫情的反复。

现在因为最新的数据还没有,但是根据高频数据,不管是来自于PMI来自于运货,特别是物流的数据,这个压力已经非常明确的展现出来了,这次的压力特别体现在停滞的这个月份甚至整个二季度。

因为我们现在采用的防疫策略,虽然它也在一个优化的过程中,但是现在大部分的封城会导致供应链的停顿。

最新的指标显示,在疫情封闭的早期,在长三角周边的物流下降了接近70%,现在因为有复工复产,包括不断开通物流,可能恢复到大概4成左右,仍然有50%-60%的物流会有所停滞,至少在4月以及未来的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

所以二季度因为供应链的停顿导致了供给面的压力,充分影响到了经济。

当然需求也会有相应的收缩,我们注意到3月份的高频数据显示,消费下降了大概三个多点。

我自己在上海可以感觉的很明显,可选消费几乎不可能会发生,像是买房子、汽车不会发生,所以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都会比较大。

生命至上,也要兼顾对经济的冲击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防疫的方式需要寻找一个平衡,人民要生命至上,同时也兼顾对经济的冲击,将冲击降到最小化,当然这肯定存在一个张力。

一些hold住底线的政策能够明确地出台,或者换个方向做变化。

一定程度的放开,在预见的时间里会进行优化。

比方说,现在上海的感染大概有30多万例,死亡大概是在3-4例,主要是年纪大的,以及有基础疾病的。

这部分我们也做了相应的测算,因为上海的老龄化程度确实比较高,常住差不多有580万,你必须给这里面没有进行疫苗接种的人,提供未来重症监护的空间。

比方说把现在能够容纳27万人的方舱做进一步的升级,它的标准应该是能够救治重症的,类似于雷神山和火神山的医院来进行兜底。

抗原检测更多的是降低核酸检测的压力,这都是未来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所做出的政策优化准备跟托底。

同时加快对老人疫苗注射的奖励,我看到一些新闻说在北京朝阳区接种疫苗的70岁以上的发1200块钱,还给一个冰墩墩,这就是一种福利。

虽然我们不是医疗的专家,但我们看到整体的数据,就是它的传播速率非常快,致死率、重症率在下降。

这次的数据给了我们比较全面的考察窗口,政策在从各个角度进行优化,包括第九版的治疗方案都在进行相应的优化。

我们大致判断,这次疫情可能会在5月中旬停下来。

但问题并不在于这次停下来,而在于如果未来这个病的变异仍然是按照高传染、低致死的方式来进行,我们怎么样去优化政策,最终能够使它恢复到生产运行的常态。

我们现在的问题并不是在货币不够充沛,而在于信用

现在看起来,经济供应链的压力以及需求方面的压力仍然非常的明显。

因为现在我还没有看到大家来优化今年5.5%的增长目标,但是二季度的高频数据,包括二季度的经济的冲击,它迟早会显现,而且考虑到供应链,可能不会比当时武汉封城所带来的冲击量级更小。

因为原来的政策配合目标,是基于没有遇到这两个特别意外的冲击——疫情所导致的供应链冲击以及地缘冲突所导致的价格压力,所做出的预判。

现在来看,政策已经开始进行比较大的调整。

现在进行了降准,但大家会想,5300亿,降准的力度不是特别大,大家也会意识到,我们现在的问题并不是在货币不够充沛,而在于信用。

以前导致传统信用扩张,主要是靠房地产以及相关产业所拉动。

但这次,房地产政策可能还会进一步地放松,可能最终除了北上广深的核心区域以外,其他地方的房地产政策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放开的过程,但是很难再回到以前的状态。

因为房住不炒的预期已经稳定下来了,这就意味着以前通过房地产产业链,包括土地销售,以及基建的信用扩张,很难再恢复到以前的强度。

其他的比如说对新能源的补助,对科技类企业额外的结构性宽松的总量可能达到几万亿。

现在要做的是释放一部分的信用,同时承担一部分的压力,促使供应链能够尽快的局部恢复,这对中国在未来面对中期供应链调整会更加重要。

最近,我们也注意到,各个国家特别是制造业所给出的供应链压力,以及相应的需求,也变得如此之明显。

这肯定会导致我们的政策在后续一个季度里开始更为明显的调整,我们可能会对原来过高的经济组合目标进行一些优化。

但相对于其他经济体即将面临的巨大滞胀压力来说,中国可能会具有一定的类滞胀特征,但是我们缓冲的余地还是有的。

大家都明白,今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周期的时间节点,期待有更多稳定的政策,也会给市场更多的提振。

疫情的结构性变化影响在于带来巨大的分化

根据我们的分析框架,在过去的这段时间,不管是结构跟总量都面临一个比较大的调整。

我们可以回过头来审视调整对各类资产以及未来的投资框架带来什么样的系统性影响?

我给大家再做一个更为明确的提示。

其实疫情的结构性变化影响在于它会带来一个巨大的分化。

因为疫情所应对的超额的财政跟货币的投放,可能会面临一个反转,这个反转对于中国来说就是资本的流出,当然中国会做出一部分的对冲,这个对冲是稳定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是不得小觑的是,它所带是来不同的民众、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之间的一个剧烈的分化。

这种分化对于民生而言,在疫情之下,线上企业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能力加持,因为大家对这块的需求更加强烈。

像是本来是线下面对面的交流的场景,都已经转向线上了。

包括在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过程中,电商也很重要。

但是电商在上海的日常供应大概也就10%的份额,大部分还是通过线下的场景来进行相应的消化,它是市场化的供应。

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些场景或者中小供应商被疫情所止住,自然会引发一种剧烈的分化。

这一点大家都已经观察得非常的明显。

这个是第一个方面,也就是在一个剧烈分化的情况下,我们怎么样去稳定经济,以及对各个行业,线上线下,大中小企业之间,以及不同收入分布人群之间的政策优化。

另外一个逻辑就是我不断强调的全球化,也就是国际这个方面。

以我们这样的一个经济体,这样一种文明,这样一种体制和生活方式,在全球化、地缘冲突、疫情之后日益竞争的大环境下,怎么保住我们的供应链完整,不让它外迁,特别是跨国资本不要外迁。

让它通过我们巨大的市场和供应链的优势,就像过去这两年,吸引全球的投资,以及保持供应链的稳定。

可以预见在未来这段时间,我们去应对这样一种变化的必要手段,当然这可能会对特定的板块产生相应的刺激,其实市场的反应非常的明显。

疫后的世界可能变得并不是那么的温和,我们可能要为这方面的风险做好更为充足的准备,它可能是全方位的从地缘到经济、到金融、到货币、到产业链、到投资,包括开放政策都会面临比较大的调整。

我们所谈到的这两个方面,就是我们分析框架的主流方面。

我们决策的初心,对内而言,为民众谋幸福,对天下而言,是为民族谋复兴。

如何在未来找到我们合理的路径,不只是配置的问题,也取决于我们的政策,取决于我们的国运在未来能够怎么样的连绵下去,这一点也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

股票更多是结构性的行情

最后给大家一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大类配置的看法。

首先,我们认为人民币会有一定程度的贬值,但基本上可控,因为相对于其他经济体,美元会走强,黄金即便是在美元走强的情况下,仍然会带有一定的投资空间。

原材料方面,大宗我们认为传统油气也会有上升的空间。

锂电类的战略型金属,在我们没有找到更为可行的像核电、光伏等,新的、可储备的储能技术转换的方面,对新的战略金属,像镍、锂、钴等仍然有强烈的需求,跟价格高起的需求。

粮食中国虽然准备的相对充分,但可能仍然会面临一波全球的价格上升,这可能会导致全球的经济陷入一种滞胀的压力中。

股票因为是典型的风险资产,现在看到的更多是结构性的行情。

现在如果是结构性行情,还是体现在军工、医疗卫生、预制菜等等这些板块。

其实大家是对风险抱有比较紧张的情绪,也就是说从全面的指数来看,这会比较难,因为你投资这些板块,实际上是来抗拒风险的。

利率,包括债券方面,我觉得利率有下行空间,但是相对较小,倒不是利差倒挂的原因。

今年的通胀目标,可能会导致我们的实际利率进入到负利率,而在通胀有比较大压力的情况下,这种负利率其实是有蛮大的民生压力,所以我们觉得即便下降,这个空间可能是比较有限。

所以这块也构成了债券投资的底层来源。

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在地缘冲突、疫情反复以及美元加息周期里的投资逻辑。

我们涉及到了从短期到中期可能会带来的一个框架性变化的重要的方向,重要的趋势。

其实我觉得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并不在于简单的给出看多,看空,对指数或者商品的预测。

我们思考的是一个更为重要的框架的变化,它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示。

凡注明“聪明投资者”的作品,版权均属聪明投资者。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记录和传递信息,不代表“聪明投资者”赞同或反对其观点。

标签:GDPMMTCPIGDP币GDP价格MMT币是什么币CPI币是什么币

欧易交易所app官网下载热门资讯
马斯克:特斯拉和SpaceX面临巨大成本压力;德国计划补贴汽油价格;去年全球纯电动车市场份额翻番_马斯克资产多少亿美元

特斯拉和SpaceX面临巨大成本压力3月13日,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的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由于大宗商品价格高企.

1900/1/1 0:00:00
:政协委员建议逐步推进全民免费医疗,这件大事的难点痛点在哪?_

政协委员建议逐步推进全民免费医疗,这件大事的难点痛点在哪? 撰文丨墨黑纸白 一、在国际形象竞争上,我们中国迈向全民免费医疗势在必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1900/1/1 0:00:00
NFT:一文了解周杰伦的NFT_ETH挖矿app下载

就在2022年的第一个星期,NFT概念有火爆了一把,三星、耐克等企业纷纷入局了NFT,近几天就连周杰伦也加入了这场热潮.

1900/1/1 0:00:00
:约人民币26万元起售,日产Z正式发布,3.0T双涡轮+6速手动_

日前,Auto情报处从海外媒体处获悉,日产Z正式发布,新车将推出8款配置车型,售价约合人民币26-34万元,新车的主要竞争对手为丰田Supra日产Z在外观方面,继承了老款车型的一些设计元素.

1900/1/1 0:00:00
:「网络安全提醒」虚拟货币“挖矿”行为存在极其严重的危害,请勿参与!_

虚拟货币“挖矿”活动极易引发能源、网络、金融等领域安全风险,开展虚拟货币“挖矿”活动专项整治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节能减排、助力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900/1/1 0:00:00
ACT:新冠口服药Paxlovid进入至少8省份,大面积使用或受制产能_ACT价格CTI币

“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这款来自美国辉瑞公司的抗新冠病口服药物,在国内受到“高规格待遇”:自浦东机场口岸入境后马上被提离并转运至外高桥保税区,经绿色通道通关“零等待”,立即分拨全国.

1900/1/1 0:00:00